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热门小说>仙工开物> 正文卷 第275章 我是贼

正文卷 第275章 我是贼

  

“正道、歧途?呵呵,在他们的眼中,可能从始至终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活路!”

宁拙没有正面回应,但也相当于回答了朱玄迹的话。

他缺乏关键信息,所以,根本不可能去反问,朱玄迹究竟是怎么怀疑到他的。

这等于是不打自招!

他也没有试探或者沉默,因为这都可能引发朱玄迹的反感、恼怒。

宁拙选择被动防守,见招拆招。

他故意谈及自己的苦难,就是想要利用朱玄迹的性情。

火柿节上,朱玄迹的出现,打了宁拙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不得不以身入局,行险一搏,致袁大胜于死地。

事后,宁拙反省自己,他犯下大错——对朱玄迹的情报过于缺乏。

至此之后,他就全力收集相关情报。

吃一堑长一智。

同样的错误,他不会再犯。因为再犯,很可能就是生死的差别。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最熟悉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

朱玄迹面无表情,心中却是深深一叹。

他被打动了!

只有起错的姓名,没有起错的称号。

他号称察隐安民,是他骨子里有对底层,对弱小的悲悯。

宁拙的话,击中他心中的柔软之处。

当然,他听得出,宁拙除了苦难、逼不得已之外,也有为自己开脱,对朱玄迹试探,以及寻求理解的意味。

朱玄迹感到些许欣慰。

至少宁拙一直在说真话,也在尝试寻求朱玄迹的理解。而不是一味地不承认,或者反驳。

怎么说呢?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

而宁拙这份识时务的样儿,更让朱玄迹相信,眼前的少年还有救,是可以拉拢、争取过来的。

朱玄迹轻轻一叹:“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有的路容易,但是错误的。有的路艰难,却是正确的路。”

“就像是李雷峰,他后半辈子都过得艰难、清苦,但也正因如此,他才被如此尊重。”

“其实,人人都有一杆称,时刻丈量着他人、事情。负重前行,为众人抱薪取暖之人,便是散发光的人。”

“你也被这股光照耀过!李雷峰早已为你指明了路。”

宁拙沉默。

示弱、共情的策略是奏效的。

从朱玄迹的语气、神情和话语中,他没有听到任何的反感、厌憎。

但问题仍旧存在。

宁拙并不知道,朱玄迹到底把握了什么线索,从而如此怀疑他,拉拢他。

这一点很关键,不知道这一点,宁拙在这场机锋中,几乎只能被动防守。

无法主动出击!

“这样下去,绝不是办法。”

“最终,我会被他逼到墙角中去,再无腾挪空间。”

“与其如此,不妨现在就冒些险。”

宁拙已经看到自己落败的结果,暗自咬牙,决定行险一搏。

他开口道:“李雷峰是正道楷模,每当我想起他,都觉得温暖。”

“他让我感觉,这个人间是值得的。”

“然而,这个世间又有多少个李雷峰呢?”

“能被他的光照耀的,又有多少人呢?”

“是,我被照顾过。我是幸运的,但同时也是不幸的。”

“正因为感受到温暖,才会更明白寒冷的痛楚。”

顿了一顿,宁拙看向朱玄迹,双目有神。

“朱大人,人和人是不同的。”

“在我看来,李雷峰和您一样,都是高高在上的,是台面上的人物。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戏,都是光鲜亮丽。”

“而我终究是台下的。”

“你知道偷吃那些客人剩下的糕点,是什么滋味吗?”

“你得硬着头皮,忍受鄙夷、憎恶的目光。你得伸手,从杯盘狼藉的垃圾中挑拣。”

“你会觉得羞耻,这种感受是外人告诉你的,也是你内心深处,屈服于口腹之欲所带来的。”

“我是底层,我从小就是。”

“虽然我姓宁,但我从不觉得我是高贵的。”

“我是卑鄙的。”

“我是贼!”

“我从垃圾中翻检就食的人。”

“我是底层。呵呵,可能说这话,有些矫情。”“但我真心是这么认为的!”

“你看,我就算长大了,我也插手黑市的生意。我从那些正道看不上的地方,捡东西来吃。”

“我不怕脏,我只怕吃不饱。”

宁拙吐出一口浊气,凄然一笑。

“我知道,世间是有李雷峰这般的人的。我敬佩他,也感恩于心。”

“还有朱大人您。”

“我敬佩您。”

“这是真心话!”

“您是王室,是神捕,但您有自己的原则,并始终恪守。”

“您是君子,您配得上您的名声。”

“然而,我深深地知道: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从出身开始就是如此。人和人的路也是不同的。”

“没有人能真正的地帮助我。人是孤独的,人无法做到完全的理解他人。”

“绝大多数时候,我只能靠自己。”

“我走的路,是我自己的选择!”

朱玄迹陷入沉默。

他心中发堵。

宁拙这一席话,让他心湖生波澜。

他知道宁拙的许多情况,因此理解他。宁拙虽然顶着宁家的身份,但在童年时期,并未因此受益多少。

朱玄迹感到痛惜!

他就像是看到一位溺水之人,口中高喊,伸出手来,想要去救。

但这溺水的人,却宁愿沉沦。

于是,朱玄迹还感到了无力、悲怜、愤慨以及恨其不争!

你这样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才华和天资,不该如此甘于堕落!

于是,朱玄迹的目光转冷,主动转移话题:“宁拙,你看过《方清洗冤》戏的吧。”

宁拙:“看过多次。”

朱玄迹:“你说的不错。人和人的共情,很多时候只是隔岸观火。”

“往往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亲自行动,去尽量地感受。”

“李雷峰为你表演了许多次的《方清洗冤》了。你总是站在台下看,你总以为,你还是曾经那个在台下偷吃的小贼。”

“不是了!”

“时至今日,你已经不同。”

“你是站在台上的人,你知不知道,李雷峰也期待着你能够站到台上来。”

“他曾经认为,你在六岁开始,就会崭露头角,逐步登台。”

宁拙心头微动。

朱玄迹继续道:“李雷峰已经去了,他生前没有看到你崭露头角,这是他的一个遗憾。”

“你去弥补这个遗憾吧。”

“去表演一场《方清洗冤》戏。”

“你尝试一下,站在李雷峰的角度,表演一场木偶戏,体会一下他身处的情境与感受。”

宁拙迟疑:“这……”

朱玄迹目光幽深:“你可别说,你操控木偶的技艺不行。”

宁拙摇头:“当然不是……”

朱玄迹展露强势,打断道:“你可能不太清楚,他曾经给过你很多次机会。”

“现在的我,也在给你机会。”

“你也该给自己一次机会。”

“上台吧。”

“李雷峰虽然已经去世,但我相信,他仍旧留着光给你,要照你走向正道!”

事已至此,宁拙已经猜到了,破绽很可能出自李雷峰处。

但他和朱玄迹的交锋打到这种程度,他已是被兵临城下,根本没有办法拒绝,只能应命。

得到朱玄迹的传音,朱厚立即进行了安排。

主持的长者登台,告知众人捐赠虽然结束,但一位少年天才愿意登台,表演一场木偶戏为大家助兴。

宁拙就这样,走上了戏台。

他对台下、楼中的修士们致礼:“诸位前辈,请容在下献上一番心意。”

“在下年幼之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顿,曾蒙李雷峰大人垂怜,多次照顾。”

“他老人家从不求回报,唯愿助人。其器量人品,令人心折。”

“老人家的木偶戏,我看过无数次,极其精彩。如今,我也有幸学得其中技艺。今日便献上这一场木偶戏,以表对李雷峰大人的追思,亦为朱大人接任庆贺。”

鼓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修士们感到意外,也感到惊喜,楼中氛围热烈。

金丹混战之前,宁拙的名气只在四大势力中的小范围内传扬。宁家上下是熟知他的,毕竟他将宁晓仁拉下了马。

金丹混战之后,宁拙因为流言等因素,广为人知了。

这一次,朱玄迹带着他前来参加这场典礼,让众人印象十分深刻。几乎所有人都揣测,宁拙是入了朱玄迹的眼,傍上了大腿。

因为朱玄迹,宁拙被更加重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