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热门小说>古代娶妻记> 正文卷 70.第 70 章

正文卷 70.第 70 章

  

    070.有铺子出售!

    和煦的春日, 早饭时。

    张清竹拿着榆钱窝头吃着, 配着梁汉给他们家的酸辣萝卜条, 味道特别好:“娘,梁汉这么腌的萝卜条真好吃, 脆脆的,还很下饭。我去问问他怎么做的,来年咱们也腌几坛子吃吧?”

    张清福笑着说:“就算咱们家也腌萝卜, 到时候你也吃不着了。”

    “我为什么吃不着?”想到自己五月二十六就要跟梁汉成亲了,以后不在家自然吃不着了,不过:“就算去了梁汉家, 我以后也能经常回家啊。两个村子离得那么近,来回一趟又不费多少时间。到时候你们可得给我留个被窝啊。”

    张清远可不这么认为:“你都嫁给他了,还能让你这么勤快的回娘家啊。想得美你。”

    张清竹得意:“我想回来就回来, 他可管不住我。你们给我留好被窝,我可以经常回来住住。”

    方蓉笑,却没说什么。一般人家都不喜欢媳妇回娘家, 梁汉就算再喜欢小竹应该也不会乐意媳妇老回娘家住的。见小竹那么高兴,她也不会说扫兴的话。等他嫁了之后再教导他吧。

    王氏问他:“你今天还去找梁汉?”

    张老爹开口道:“就算你们现在能随便见面, 你也别跑太勤了。再被说闲话。”

    张清竹不太在意:“没事没事, 我一个小子才不怕他们说呢。而且我都和梁汉说好了,他今天要带小石头进城去私塾读书,让我陪着一块去。”

    张老爹有些意外:“梁汉要把他捡的那个孩子送去私塾读书?”

    张清竹点头:“是啊。他说小石头也不小了, 该进私塾读书了。都七岁了, 不能再在村子里疯玩了。”

    张清福好奇的问:“梁汉是不是要收养小石头?”

    “是啊。小石头那孩子挺好的, 我也喜欢。梁汉说,他不想过继族里的孩子,觉得那是抢人家的孩子。而且孩子的亲生父母就在村子里住着,他觉得别扭。”张清竹没太思考过孩子的问题,觉得小石头挺好的,既然都不是亲生的,养小石头的话他更乐意些,“他还说,族里要是反对的话,我们就收他当义子。还是当儿子养。”

    张老爹叮嘱道:“孩子的事不是小事。到时候一定要跟梁氏族长商量好了,不然对那孩子也不好。”

    张清竹一副不操心的样子,边吃边说:“嗯,这些他都想好了。而且有他小叔在,会给他支招的。”

    王氏:“他那个小叔倒是不错,你去了梁家要跟他们家处好关系。有长辈的帮扶,你们日子也能过的顺畅些。”

    “哦。”张清竹对这些都不担心,梁小叔家对梁汉好,心肠也不坏,相处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吃完了早饭,张清福在张清竹要出门的时候给了他些钱:“既然你去城里,就顺道买些花线回来吧。”他们的布偶生意不太好做了,所以出摊的时间改成了五天去一次,不过好歹还能挣点钱。

    张清竹接了钱小心的收好:“好。”看到他二哥和林溪一起出去了,便小声问道:“七哥,我昨天听到爹娘说房子的事。是不是要给二哥盖新房啊?二哥和林溪哥的事爹娘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张清福也小心回他:“其实二哥想和林溪哥在一起的话爹娘也不反对。不过林溪哥一直没想到他是什么人,爹娘就担心万一林溪哥是有钱人家的公子,甚至都娶妻生子了。那到时候咱二哥咋办?”

    张清竹有点发愁:“可总这么担心也不是办法啊。记忆又不是说记起来就记起来的,难道就这么一直拖着吗?万一他一辈子都想不起来了呢?”

    张清福也没什么好主意:“他要是一直想不起来倒没事,他也能安心跟二哥过日子。可如果半道想起来,要是大家公子,他能安心在咱家待吗?到时候就不一定乐意给二哥当媳妇了。”

    张清竹皱着包子脸:“这事可真愁人。”

    张清福笑道:“行了,别愁了。这事还要看他们俩的意思,要是愿意在一起,爹娘会给他们办婚事的。总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也解决不了办法,他以后要是不乐意跟二哥在一起了,只能说俩人有缘无分。”

    张清竹觉得很有道理:“对啊,也不能因为老是担心就把事情给耽误了。二哥可不小了。”

    张清竹到梁汉家的时候,梁汉正在喂猪。他和梁汉聊天的时候说到了二哥和林溪的事,“你觉得这事怎么样?”

    “林溪还没有恢复记忆的话,你二哥贸然和他成亲肯定是有隐患的。”毕竟并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接受得了给别人当媳妇的。这还是次要的,对方要真是已经娶妻生子了,那就更麻烦了,“可要是因为担忧一直拖着也不好。林溪要是真对你二哥有意,你二哥却一直因为顾虑就不跟他提成亲的事,那多少会伤了他的心的。”

    张清竹很认同梁汉的说法:“我也这么觉得啊。我就怕林溪哥伤了心,万一不在我家住了,那我二哥可就惨了。”

    “其实这件事只要你二哥不怕受伤,成亲也没问题。就算将来林溪恢复记忆了,不愿意跟你二哥在一起了,或者因为一些不得已没法跟你二哥在一起了,好歹也拥有过啊。”梁汉把桶里的猪食都倒进食槽里,“我觉得,就算后来失去了,总好过从来没有拥有过。要是现在因为各种顾虑就不在一起了,那太遗憾了。”

    张清竹想了想,半道不在一起了挺伤感的,可如果都互相喜欢了还有机会在一起都因为有顾虑就不在一起了,更遗憾吧:“等晚上的时候我偷偷去问问二哥咋想的。”

    梁汉道:“行啊,要是促成了他俩,也是好事。你不老说林溪人好吗,让他给你当哥你肯定乐意。”

    张清竹:“林溪哥确实好啊,他性格好还聪明,我可比不上他。其实以前我都是想让我哥娶姑娘生孩子的,可我瞅着我二哥跟林溪哥在一起的模样,我二哥看起来特别高兴。那感觉特别不一样,我都不知道该咋形容。”

    梁汉笑道:“那个词儿叫幸福。”

    张清竹眼睛发亮:“对!就是这个词。我二哥看起来老幸福了,我看着都觉得有没有小侄子小侄女都没关系了,我二哥开心也很重要。”

    梁汉趁机问道:“那你觉得跟我在一起幸福不?”

    张清竹有些不好意思:“你咋那么腻歪啊。赶紧收拾,还得赶紧进城呢。”

    见他那羞赧的小模样,梁汉也不说破,在一旁哈哈大笑。

    张清竹被他笑的难为情,瞪他一眼:“最烦你这么腻歪了!”

    梁汉收拾好家里,把钥匙交给梁小叔保管,让他中午的时候帮忙喂猪。他中午不赶回来了,打算在城里好好逛逛,看能不能找到商机。

    自从看了那处大院子后,梁汉觉得必须多赚钱。做人要有点追求,结婚后他有养家的责任,当然也有让媳妇孩子过好日子的责任。吃得好住得好,这是钢需。

    就算不为了造大房子,他也得再想一个营生,不然按照张清竹的消费观,他多吃几顿米饭都会被嫌弃的。他可不想因为价值观不合而离婚啊!就算没这么严重,也不想因为消费观不同而遭到嫌弃和鄙视。所以,赚钱很重要!

    小石头坐在驴车上跟张清竹猜拳,输了被刮鼻梁:“小竹叔,你玩这个怎么那么厉害啊,我都输了好多次了。”

    “那当然,这游戏我可是从小就玩。都玩这么多年了,我当然比你厉害了。”见他快要坐到席子外面了,忙提醒他,“靠这边坐坐,别把衣服弄脏了。要给夫子留个好印象。”

    小石头赶忙挪了下位置,他今天穿着一身新衣服,长衫的款式,看着像个小书生。

    梁汉回头看向书生打扮的小石头:“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小石头这么一穿真是大变样。”说着又叮嘱了一遍,“等进了学,以后跟别人介绍自己,就说你叫梁安旭。别说小石头这个名字了,知道吗?”

    小石头,现在的梁安旭乖巧的说:“我记好了。”

    张清竹笑他:“你都说了三-四遍了,他早记住了。”然后伸手帮梁安旭整了整衣服,“小石头这么穿可真好看。”

    进了城,梁汉老早就打听好了消息,直接带着他去了一家私塾。

    平陌城内一共有三家私塾,最有名气的是位年龄五十来岁的王夫子,做教书先生已经二十多年了,很有经验。不过梁汉发现他有些精力不足。其次是位三十多近知天命年龄的赵夫子,也是位秀才,久试不第之后不再科举,便开了私塾维生度日。也是梁汉打算让小石头去的私塾。至于另外一位与赵夫子年龄相仿,不过打听之下,是个极为酸腐的书生,梁汉丝毫没打算。

    梁汉带着小石头来到了赵夫子的私塾,他有事先来考察过,私塾四周的环境挺安静的,不用担心上课受到噪音影响。

    张清竹看着私塾,一般人对于读书人总有些距离感,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跟着进去,就跟梁汉说:“你带小石头进去吧,我在外面看车子。”

    梁汉也觉得没必要两人都进去,入学而已也没那么隆重:“好。”然后跟小石头说,“别紧张,待会儿赵夫子要是问你问题,会的就回答,不会的就说不会。答不上来其实也没关心,你要是什么都会的话,也没必要来读书了。”

    小石头确实有点紧张,怕夫子嫌他笨不收他,听梁汉这么说心里稳定了些:“好,我会好好表现的。”

    赵夫子看起来是个挺和善的人,所以看到梁汉牵着小石头进来的时候给了两人一个微笑。这让小石头瞬间放松了很多。可却不知道,看起来温和的夫子,打起手板来可不会手软。

    梁汉送上拜师礼,然后跟赵夫子介绍了下小石头:“赵夫子,这就是我家孩子梁安旭,以后劳烦您了。”

    赵夫子看向小石头,微笑着点点头:“梁安旭,这名字不错。”

    所谓的检验不过是询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小石头也不是性格腼腆的孩子。觉得赵夫子是个温和的好人后,就没那么紧张了,跟人家聊起来的时候说的很利索。

    赵夫子和小石头聊了几句之后,跟梁汉说:“这孩子很机灵。明天就让他进学吧。”

    梁汉见事情很顺利,高兴的道:“好,我明天就送他来上学。”至于上课的时间他已经打听好了。

    把束脩奉上之后,梁汉拉着同样很高兴的小石头出了私塾。一边高兴于小孩进学很顺利,一边心里感慨:“一年束脩就要三贯钱,更不用说还要用到的笔墨纸砚。也难怪村里人供不起。”

    张清竹见他们俩出来,一看俩人喜笑颜开的模样就知道事情很顺利,跟梁汉问:“办妥了都?”

    “都办妥了,明天就能送他来上学了。”梁汉拍拍小石头的头,“赵夫子温和,这小子竟然和人家唠起嗑来。就冲他这样子,我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张清竹对小石头夸赞道:“真厉害。”

    小石头嘿嘿的乐了:“夫子看着不吓人。”

    上学的事办好了,接下来自然就是在城里好好逛逛:“咱们把驴车寄放好后,去城里好好逛逛吧。”

    张清竹很同意,拉住小石头的手:“好,难得进一趟城,好好逛逛也行。小石头咱们去听说书的吧,凑在一旁听还不用给钱。”

    小石头:“好啊。”

    张清竹跟梁汉说:“你去把驴车寄放好,我们俩在王记茶馆外面等你。”说完拉着小石头边走边说:“说书的故事都可好听的,说书先生还会模仿好多声音。什么小狗小猫小鸟叫,都可像了。”

    小石头很感兴趣:“真的啊,那么厉害。咱们走快点去看看,不知道故事有梁叔讲的好听不。梁叔也很会讲故事,不过他不会学小鸟叫。”

    “你梁叔讲的故事有意思,可没有说书先生会讲……”

    梁汉看着巴拉巴拉说着离开的两人,只能独自一人去把驴车寄放了。

    牵着驴车来到城门外寄放好,梁汉回到城里。经过一家他常去的点心铺子,见到门口立着一个上面写着“出售”二字的木牌。心里好奇,便进了点心铺子:“洪掌柜。”

    洪掌柜跟梁汉也算熟悉,他是卖点心的,虽然都是些十分普通的点心,村民们也不太舍得买。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光顾一下,而梁汉则是光顾的比较勤快的一位了。

    洪掌柜笑着迎客:“梁小哥这次想买些什么?”

    “给我称一斤绿豆糕一斤花生糖。”梁汉说完,便好奇的问道:“我看见你铺子外放了个出售的牌子,你是要把糕点铺子卖了?”

    洪掌柜让伙计帮梁汉称点心,听梁汉这么问,叹气道:“是打算卖了。”

    梁汉疑惑:“怎么会卖了,我瞧着你这生意还可以啊。”

    “勉强糊口罢了。”洪掌柜解释道,“咱们平陌城本来就不怎么繁华,好在偶尔也会有商队经过这里去北边贩货。有些月份会显得红火些。不过我打算卖铺子倒不是因为干不下去了。”

    洪掌柜顿了下后继续说道:“我二小子还算出息,这么些年一直在平江城做买卖。觉得我跟他娘年龄也不小了,就想接我们过去孝敬。”对于这件事他心情有些复杂,一边觉得儿子出息又孝顺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又有些舍不得这个点心铺子,毕竟是开了大半辈子的店了。

    梁汉和洪掌柜聊了会儿,侧面打听了一些消息之后,提着点心若有所思的离开了铺子。

    梁汉找到两人的时候,就看到张清竹和小石头蹲在茶馆外面听得全神贯注的模样。当然,他们也不是独行侠,附近还蹲了不少人。

    这场景梁汉看着无奈,其实进去喝杯茶也不多贵,还能坐着听多好。不过他可不会傻的跟张清竹说这话,不然肯定会被怼回来。

    梁汉蹲到他俩旁边,笑问:“看你俩听的如痴如醉的样子,真有那么有趣?”

    张清竹见是梁汉,“嘘——正听到精彩的地方呢。”说着就不理他,继续仔细听。

    梁汉见他们一时是不会回神的,就在旁陪蹲,拿了点心分给他们。见他们听的那么入神,还得塞进他们手里。

    一旁同样蹲听的人看到这一幕很是无语,一块点心就够进去正大光明的坐着听了。竟然也跟他们一样蹲在这里,鄙视他们。

    梁汉想着刚才点心铺子的事,决定可以打听下铺子的价格。如果不是很贵的话,兴许可以买下来。

    点心铺子的位置并不在比较热闹的街道,但还算不错。铺子虽然不太大,但也够用了,尤其后面还带个小院。

    不过买铺子不是件小事,还是得好好考虑一下。把要做的生意再仔细想想,打听一下看是不是足够有利可图,再做打算。梁汉打定主意,明天再出去卖一趟白菜,顺道打探一些信息。

    “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这话一出,听得外面哀声一片。张清竹郁闷死了:“正听到精彩的地方就不讲了,卡在这么不上不下的地方,真难受。”

    小石头也很想知道故事接下来的剧情,他可没机会天天跑这边来蹲着听书啊。转头看向梁汉:“梁叔,这故事你听过没?”他觉得梁叔真的好会讲故事,肯定知道很多故事,兴许就听过这个故事呢。

    “啊?”梁汉有些不明所以。

    张清竹站起来,感觉脚麻了跺跺脚:“想什么呢那么入迷?这个故事你听过没,听过就给我们讲讲接下来怎么了。”

    梁汉又没去听,自然不知道故事是怎么回事,而且,他很确定自已应该是没听过的:“我没听过。蹲累了吧,咱们找个地方坐坐,中午就在城里吃吧。”

    张清竹同意:“好,去吃热汤面吧,我知道哪家的好吃。”

    梁汉一听又是面,虽然味道还行分量也足,但是:“咱们今天吃顿好的。”还找了个借口,“庆祝小石头顺利进学。”

    有这个理由在,张清竹也不好反对:“好吧。你带路,我也想坐会儿。”

    小石头也跺着脚,他的脚也有些麻了:“梁叔,咱们去哪里吃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