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其身影同话音一起消散,仿佛从不曾到过这里。
晚间,小丫鬟又来了,但是这回她连门都没进去。房门被人从里面用门栓插上了,轻扣几下许久也不闻回应;原本安置在桌上的饭菜被整整齐齐摆放在廊下,碗盘中一粒米也没少。
真是倔脾气呢。
小丫鬟无法,只得端起饭菜找泠崖拿主意去了。
……
“赈灾粮饷的大头都进了房俊明的腰包,剩下的那些,知州、知府、刺史……滨州七品以上官员皆有参与。”风畔恭敬禀报道。
轩辕澈端坐上首,面前的几案上摆放着两本账册,一真一假,真的账簿不过一寸厚,其中大概列举了粮饷的分赃数额,而假账簿厚达五寸,各种去向用度一清二楚,显然是谙熟记账法门的高手所作,倒真是用心良苦。
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轩辕武之前,轩辕氏一族三代皇商,族中子弟自幼受祖辈熏陶,账目于他们而言都是看家本领。虽然轩辕武后来投身军戎,但这本领却是不曾失传,身为嫡系的轩辕澈于此道甚至更胜一筹,看懂区区假账自然是不在话下。
风畔看不懂假账,因此他方才的汇报是针对真账本而言的。
其实他不说,轩辕澈也能猜到个大概,大鱼总归是要吃得多些,剩下的便逐级剥削,层层递减。
轩辕澈闭上双眼,长叹一口气,片刻,双眸睁开又是清明锐利。
“吴国公府是百年大族,房俊明蠢是够蠢的,但不会不知道贪墨如此巨额的赈灾银是何等重罪,他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此话似问非问,好像是在问风畔又好像只是他自己的呢喃。
吴国公府曾助先帝夺嫡,此后备受恩宠,吴国公不过而立之年就位极人臣。但正所谓功高震主,吴国公也是个有脑子的,后来隔三差五就犯个小错彰显自己愚笨,但先帝jiāo代的事大体上都是办好的,往往功过相抵,也就没什么了。
到了宇文天纵这一朝,方才登基便是乱世天下,没过几年又失了轩辕武这员猛将,年轻的帝王有心收回兵权却无力为之。
时移世易,新朝旧替,吴国公却还是那个懂得明哲保身的吴国公,以他的作风顶多抽取几万两银装个目光短浅的贪心样子,但他的世子房俊明却以一己之力吞了将近四十万两,这不可谓不蹊跷。
风畔也疑惑地摇摇头,没有丝毫头绪。
“罢了,此事容后再议,账册上的涉案官员——一个都不能放过!”轩辕澈眸光锐利,宛若龙渊出鞘。
“那鲍知州……”风畔略有迟疑。
调派官兵围剿群芳阁的前提条件便是轩辕澈答应鲍琮会就此事放过他,风畔深知轩辕澈并非言而无信之人,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搞不好最终鲍琮没保住,反倒是主上自己也被拉下水,那便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