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就连大将军都惊动了。
几个副将跑进主账内。
"将军。外头都快乱套了,你不去瞧瞧?"一个副将说着还努力嗅了嗅鼻子。
"怎么回事?"大将军问。
"听说是一新兵蛋子的父母来探亲的,然后弄了十几口锅,不晓得煮的啥,闻着可香,不少人都被勾过去了,您再不出去看看,估计都要乱套了。"
几个混小子胡闹,他说之前怎么有人到处借锅,都借到他哪儿去了,娘希匹的!不早说。"
大将军一撩袍子出去一看,好嘛。新兵蛋子居多,还有不少伍长队长,个个瞪着眼珠子猴急似的。
见大将军来了,纷纷行礼让路。
大将军黑着脸走进。
"你们就是探亲的家属?告诉本将,这是在做什么?"
口气明显不善,这要是他手下的兵,非先抽一百杀威棒不可。
还有那高兴哥儿,和那个叫应哥儿的,刚来的时候就是有名的俩刺儿头,连他都听说了。
不过是懒得管,这回倒好,来了对更能搞事的父母。
"爹,那个就是我们大将军。"兴哥儿小声嘀咕。
高大山也晓得这么做可能不太好,可要不这样,也未必见得到将军。
媳妇说了,一定要见大将军。
"将军,先别急着发火,尝尝这个!"
尉迟恭看着手里硬塞进来的一碗油乎乎的热汤,眉头一皱,这汉子着实胆大,明知他是将军,还敢这么做。
但又架不住香气扑鼻的勾引,忍不住尝了一小口。
"这是什么?"尉迟恭瞪大眼。
高大山咧唇一笑:"再试试这个?"
尉迟恭又尝了一碗,跟另外一碗不一样的。
"将军,刚刚那个是牛肝汤,这碗是牛杂。"
牛,牛肝,牛杂?尉迟恭瞠目,那不是下水么?
其他人也是一怔,略带些嫌弃,可还是架不住被香气吸引啊。
"将军,这些东西虽然上不得台面,可我媳妇说它能食,而且将军觉得,味道如何?"
尉迟恭后知后觉急切道:"这些真是下水?"
倘若如此,他手下这些兵,就能多撑些日子了。
"这位??"
"高大山!"高大山自报姓名,尉迟恭抱拳:"高兄,可否借一步说话。"
"将军请!"
李云娇的营账内,高大山和尉迟恭以及三个副将喝着牛杂汤饮酒。
其余外面的就让高兰儿和高兴几人分给其他士兵,下水有限,军营里少说也有数十万兵将,不可能人人分到。
只有先让营长以上的将领打打牙祭,不过胜在牛杂什么的可以回锅,只喝汤的话,还是可以分多一些的,比牛肉什么的分的要多。
"说吧,你们故意引本将来。到底所为何事。"尉迟恭虽是武将,但熟读兵法,亦善谋略,岂会看不出这高大山是有意用这牛杂汤将自己引出来。
只是为什么,他就不得而知了。
高大山一笑:"不瞒将军,其实是我媳妇要找将军你。"
哦?尉迟恭一怔,不可思议的目光下,李云娇缓缓做到高大山身旁。
"将军,可愿听我一言。"
尉迟恭缓过神来正色道:"高夫人请讲。"
"我和相公此番南下,本意只是为了来看兴哥儿,可一路下来,越近边关就越发觉得荒凉,后来才听说,南方大旱又闹蝗灾,朝廷救济军粮不够??"
尉迟恭一直纹丝不动,静待下文。
李云娇与高大山对视一眼,又道:"所以在来军营之前,便修书一封回了北方,我们在老家有两天百晌,眼下正是第一茬庄家收割之时,可够将军解一时燃眉之急,不过这大批粮草运送,非一力之功,所以其余的,就请将军自行解决了。"
尉迟恭和三位副将显些坐不住窜起来。
"夫人此话可是当真?"
"太好了将军!二位大善,请受端平一拜,末将替将军,替我雍城四十万将士,谢过两位大恩!"
说着就要躬身朝高大山和李云娇拜下去,被高大山拦住。
"这位将军莫要折煞小人了,您是将军,守护我等百姓的将士,高大山万万当不起。"
反倒是尉迟恭越发冷静,目光灼灼看向高大山和李云娇。
"为何?为何如此破费相帮?这对两位可没有任何好处。"
劳神伤财,难道说他们是碰上了大善人?在他即将走投无路的时候?
作为将军,尉迟恭可不是白白长了一颗只知道打仗的脑袋。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三个副将也从狂喜中回神。
对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李云娇翩然一笑解释道:"实不相瞒,兴哥儿和应哥儿之前在家中犯了错,杀人之罪,被当朝大学士参了一本,虽然现在已经无事,但当初收留之恩,还是要报的。"
确实,若非进了军营,那俩小子恐怕等不及她平息事件就早被抓了。
尉迟恭眉头皱得更紧,不是说那俩小子出身普通么?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大学士乃当朝一品,岂会弹劾一个平民!"
一副别以为我是武将读书就少的模样。
李云娇微微一笑。
"不瞒将军,因一些原因,我被皇上钦封了个县主的头衔,刚好又同宇文家几个小辈交好,所以??朝廷内部的事,我懂的不多,大将军想必比我们了解。"
这句话透漏的信息量可就大了!县主,宇文家,大学生??尉迟恭暗暗吃惊。
思路却被拍脑门儿的端平打断。
"难怪,我就说高兴和李应那俩小子咋那么刺儿,刚进军营的新兵蛋子就敢挑刺,感情还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儿!"
端平性子豪迈不拘小节,偏就稀罕这样儿的兵,所以才会将兴哥儿和应哥儿调到他的账下。
准备好好打磨一番呢!
"唉??其实兴哥儿从前是个老实的孩子,只因造化弄人??"
李云娇将兴哥儿二人为何杀人潜逃之事说了个大概,几个副将气的不轻。
"败类,此人该杀,杀的好!"
李云娇轻笑,这倒是个有意思的,爱憎分明,兴哥儿跟着他,也不知道会如何。
"日后那两个还需要几位照应了,那些粮草权当作为答谢,何况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几十万保家卫国的兵将饿肚子守卫疆土,庇护我们这些黎民百姓。"
到此,大将军方才起身,抱拳行了个军礼。
"如此,尉迟恭代将士们,谢过二位大恩!本将这就派人前去接应粮草,还请夫人告知详细方位。"
??
此番押运粮草,一来一回最快也要一两个月,还是日夜兼程的情况下。
而目前军营的粮食已然不多,节衣缩食的情况下,也只够维持一个月。
好在还有李云娇发掘出的下水汤,紧着吃也能撑些时日,危机暂解,大将军尉迟恭对李云娇一家感激不尽。
因当初李云娇传信之人是宇文无极,事后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大怒,雍城大旱,又遭蝗灾,当地官员为保持功绩隐瞒不报,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显些酿成大祸。
另外雍城下发军粮屡遭克扣,要不是李云娇,他那些将士指不定要活活饿死!
皇帝岂能不震怒。
下令御史台彻查,朝廷那些蛀虫。也该清一清了。
此番李云娇和高家又立大功,皇帝都开始头疼,如何赏才好。
要说这么大的功劳,理当嘉赏,可高兴那件事还没彻底平息呢,毕竟是杀人命案,当初说好立功后方可宽宥,可这时候奖赏高家,似乎??
皇帝着实头疼。
于是南平郡王献计,不如再次封赏,敕封李云娇为平阳郡主,另,赐婚高兰儿与宫卿北。
一来李云娇和高家确实大功一件,未堵悠悠众口,他皇帝自己封个义妹,这不算不过分吧?给义侄女赐个婚,那就更不过分了。
二来还可以笼络李云娇,为朝廷所用。
这好处总不能白给吧?她李云娇都有能耐解决四十万大军粮草问题了,那日后保不齐还有个啥紧急情况的??
就凭头上顶个皇帝义妹的头衔,她也不能光看着不是。
要么说南平郡王是只得了道行的老狐狸呢,不鸣则已,一出手,绝对双保险。
皇帝一听大喜,就这么办了!
可李云娇那样桀骜的人,当真能为人所用?皇帝心疑。
南平郡王说了。
"皇上,以老臣之见,李云娇之所以不留余力地帮助尉迟恭,无疑是投桃报李,报答尉迟恭之前收留兴哥儿之恩,如此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之人,必是可用之人,关键还是要看皇上,如何运用了??"南平郡王故作高深莫测之相,皇帝深以为然。
于是李云娇平白无故成了皇上义妹,平阳郡主,还直接升级做了丈母娘??
李云娇:??
好想将南平郡王那把稀疏的胡子揪下来怎么办?
"哎呦呦,你个小没良心,老夫我是为你们好,知道不知道,不懂得知恩图报,还揪老夫的胡子作甚。"
南平郡王捂着胡子哎呦直叫。
李云娇没好气白了他一眼。
"什么好处?"她怎么没看见,倒是编一个出来听听?
"你个不识好人心的白眼狼,老夫还不是想给你找个靠山,省得你整日作天作地的,不怕那天把天同个窟窿!这大燕之内,又有谁能比当今天子背景更大的?"
李云娇挑眉:"这么说,我还得谢谢您老咯?"
南平郡王抖起神气:"那是自然!"
快来感激老夫吧,尽管拿出好东西表示表示??
支持:↘完♂本♂神♂立占↙喜欢本站的朋友可以多多推荐给更多爱看书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