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166.第166章

  

    第166章

    真丑……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赵红英一想到喜宝生产这天的事情,还是觉得心跳加速。而在当时, 她真的差点儿没直接撅过去, 更想问问,这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娃儿?有你这么当妈的吗?

    其实吧,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喜宝不知道她长了一张怎样的嘴。

    那会儿, 赵红英已经生无可恋了,护士却还在安慰喜宝,安慰她刚出生的婴儿都是这个样子的, 等再养大一些,养胖了长开了,自然会好看的。

    可喜宝……

    赵红英直到很久以后, 还记得喜宝那一脸的不信任,生怕她再说出点儿啥祸害孩子的话来, 赶紧让她歇了。

    ——当个安安静静的产妇不好吗?

    因为内心实在是悲愤不已, 赵红英在当时都没问护士,那孩子到底是男是女。她觉得,啥都不重要了,爱咋咋地, 她得出去缓缓。

    于是, 她就直接扶着墙出去了。

    呃, 因为她腿软。

    喜宝生了。这当然是个大喜事儿, 无论是谢家还是宋家, 一得到消息, 能赶来的就都赶来了。当然,就算实在是赶不过来,也会打电话问候一下,谁让现在科技发达了呢?

    而喜宝,那会儿生的是个闺女,一个重达八斤一两的大胖闺女。

    平心而论,甭管是乡下的还是城里的,因为传统的缘故,重男轻女的不在少数。哪怕是作为娘家的老宋家人,在得知了喜宝生了个闺女后,面上也是掩不住的失望。

    想想国家政策,再想想喜宝和谢长峥的工作,等于说,这个孩子是他俩这辈子唯一的一个。

    万幸的是,谢家那边还是很和气的,就像谢长峥这辈儿,他有亲哥和堂哥一共五个哥,却只有俩堂姐。再往下,他前头的哥姐都结婚生孩子了,毫无意外的,全是一溜儿的儿子。

    有这么多孙子和外孙衬着,眼下这个闺女,倒还是讨喜。尤其等谢母见到了浑身肉嘟嘟的小孙女时,更是欢喜得很,只道这孩子有福气,要不是早先两家都商量好了,这月子就在小俩口自家坐,她还想直接把孙女拐回去呢。

    至于谢老爷子和谢老太太,因为年岁太大了的缘故,并且前往医院,可就算只是听到了转述,也高兴得很,直道等出了月子,一定要好好半个满月酒。

    事实上,不单是满月酒大办了,百日和周岁,才是真的大办。

    当然,即便是大办也仅仅是邀请了亲朋好友,谢家那头地位超然,自然知道什么事儿能做什么事儿不能做,不单提前要求不允许送礼,还备足了回礼。等于说,真的只是想热闹一下,再无旁的意思。

    而在这期间,春芳和春梅也接连生产,都平安生下了大胖小子。

    对了,喜宝的胖闺女也有了自个儿的名字,不随爸也不随妈,倒是随了她舅,小名叫胖丫头,大名叫谢丫头。

    胖丫头很好养,给啥吃啥。因为喜宝休学一年,刚开始自然用的是母乳,可后来,随着她的胃口越来越大,光是母乳很快就无法满足她了,幸好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奶粉,贵是贵了点儿,可孩子要吃,肯定省不了这个钱。

    母乳加奶粉,把胖丫头养得真叫一个白白胖胖,愣是从小团子变成了大肉包子。

    而胖丫头不单好养,还黏人,不黏爸不黏妈,只黏她的阿太赵红英。

    赵红英深以为,自家的孩子自家疼,就算份量沉了点儿,又能咋地?能吃是福,圆脸更是福,这孩子呀,福气足足的。

    是挺有福气的,胖鼓鼓的小身子,肉嘟嘟的大饼脸,又因为肉太多了,都快把五官给挤没了,反正两只眼睛是真的挤成了一条缝,瞧着就特别得有福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胖丫头就长大了。

    更确切的说,是长高了长胖了长得更圆乎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家伙儿很意外的发现了一个情况。

    这胖丫头虽然长得不像爸也不像妈,可老感觉她长得很眼熟。到底像谁来着呢?因为天天都待在一起,家里人一直没能寻求到真相,只在心里嘀嘀咕咕着,却想破脑子都想不通。甚至有时候吧,感觉真相已经到了嘴边了,就是说不出来,憋屈极了。

    实在是憋得难受,除了帮着带孩子,旁的事儿都不管了的赵红英,耐着性子开始了排查。

    喜宝和谢长峥已经排除了,那紧接着就是谢长峥他父母哥哥了,还有他那个已经六岁了的小侄儿。没找出真相来,赵红英就继续查找,在老宋家这边,一个一个的看过去,甚至还特地回忆了一番人在老家的宋卫民和袁弟来的长相。

    没有,依然没有。

    在这过程中,毛头还特地过来凑热闹,口口声声说他外甥女像他。这不是有句老话说,生儿子像舅,生女儿像……哦,那就是老谢家的锅了。

    明明已经排查过了一遍,赵红英在听了毛头的话,又动手抽了他一顿后,再度将怀疑的目光对准了老谢家那边。可谢长峥并没有亲姐妹,堂姐妹、表姐妹倒是有,可跟丫头完全是两个类型。

    这是咋回事儿呢?

    终于,在丫头两周岁生日的时候,真相曝光了。

    谢长峥请了个拍照师傅全程跟随,不单给小寿星丫头拍了一摞照片,还让家里每个人抱着她摆拍。当时,大家伙儿还没觉得有问题,直到照片洗出来了,摊在床上看,丫头吭哧吭哧的爬过去,抱着一张照片,笑得牙豁子都出来了。

    那张照片里,赵红英笑得见眉不见眼,两眼是真的眯成了一条缝,而她怀里的丫头,兴许是凑巧,正好冲着照相机,也笑眯了眼。

    一老一少,笑得几乎如同是复制黏贴,更要命的是,除了这一模一样的表情,连带脸型、五官、气质……就好像是赵红英做了磨皮和增白后的效果图似的,那可真的是一般无二。

    赵红英有点儿懵。

    半刻后,她搂上丫头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想她这辈子生了四儿一女,底下更是十来个孙子孙女,之后想来曾孙、曾孙女、外曾孙、外曾孙女一大堆。可能跟她长得这么想的,只怕就丫头这独一个了。

    高兴到几乎要飞起的赵红英,当下就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了每一个人。

    “丫头像我!”

    “我家宝那闺女哟,长得可像我了!”

    “真的一个样儿,那眉眼那脸盘子,就跟照镜子一样。哎哟,这孩子真可人疼啊,阿太的胖丫头,阿太的好丫头!”

    赵红英是高兴了,家里其他人却是懵了,只除了喜宝。喜宝本来就是个奶宝,见闺女长得像她奶,在短暂的惊讶后,也跟着高兴起来。

    哦对了,丫头也很高兴,虽然她压根就不知道自个儿在高兴些啥……

    兴许是为了不让亲妈和阿太失望,丫头在赵红英每天辛勤的投喂下,身上的肉肉急速增长,很快就发展成了身高和腰围等同的滚圆形肉球,配上饼脸和小短腿儿,真叫人担心她走着走着就“啪叽”一下摔地上,然后滴溜溜的滚走了。

    幸好,这么惨烈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考虑到一个事儿,长得像也就算了,胖丫头一直都是由赵红英带着的,这万一性子像了咋办?就赵红英那风风火火乡下老婆子的做派,原原本本的复制黏贴到丫头身上……

    这已经不是悲剧了,而是完完全全的惨剧。

    可很显然,所有人都不这么想,大家似乎是从喜宝身上看到了不可能中的可能,坚定的认为,丫头就算长得不像喜宝,性子也会像的,谁让她们母女俩都是赵红英带大的吗?

    真……真的吗?

    六十年代的带孩子方式,跟八十年代的带孩子方式,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找不同了,而是没有一丁点儿的相似之处。

    想想以前,饶是喜宝是赵红英最心爱的小孙女,那也顶多就是比家里其他人多吃两块肉。你说特殊待遇吧,有是肯定有的,可也就那样,家庭环境决定了即便家里人要把她宠成公主,那也是有心无力的。

    可丫头……

    八十年代初,国家就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每家每户都只能生一个。

    当然,有句话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法律规定了杀人是死罪,一样每年都会发生凶杀案。所以说,其实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可能完全落实的,起码老宋家他们老家那边,违反政策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多半都是头一胎得了闺女,想再拼一胎生个儿子的,一开始能瞒就瞒,实在是瞒不住了,就开溜,横竖只要等孩子生下来了,大不了罚款,总不能把孩子掐死。

    然而,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弊端。万一在生产之前,比如说怀孕到七八个月时,被计生办的人给逮住了,那不好意思,直接抓回去引产。甚至因为月份太大,直接一尸两命的,也不是没有。再不然,就算是平安生下来了,谁能保证一定生儿子?一旦生了闺女,丢到医院门口的都是善心人了,时光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饥荒年代,溺死女婴的现象再度历史重演。

    这不,老宋家的隔房,也就是赵红霞他们家就有这么个超生的,比丫头大了有一岁多,却直到现在都没上户口,只因上户口就要罚钱,哪怕他们也不是拿不出这个钱,可不愿意平白无故出那么一大笔钱。当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那边还想再拼一胎。

    “只生一个”这个政策,给重男轻女的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甚至赵红英还听张秀禾说,她有个平常聊得挺好的朋友,这辈子生养了五个儿子,结果前头四个先结了婚,全一溜儿的闺女,第五个是抱了极大希望的,结果又得了个闺女。一听说这个事儿,那女的一口气没提上来,在产房门口就抽过去了,直接没抢救过来。

    赵红英:………………

    张秀禾倒是没这个烦恼了,哪怕强子、毛头、臭蛋全都还没孩子,她也不介意。

    “养儿子是为了啥?不就是给我养老送终吗?就算那几个浑小子全生了闺女,还能不给我养老送终?至于他们以后会咋样,到时候我都死了,我管他们干啥?”

    逗着胖丫头,张秀禾格外得淡定。别提孙子不孙子的,她现在连儿媳妇儿都还没影儿呢,还好她已经有外孙和外孙女了,要她说,儿子有啥好?都没闺女靠得住。

    赵红英却觉得,儿子闺女啥的,全都一样的靠不住。

    这不,自打胖丫头断奶后,喜宝就回学校去了,她事儿多,不单要忙活研究生课程,还得补上先前落下的课,给导师打下手,发表论文,翻译文学著作,以及偶尔当下实习助教,为以后的留校任教打好基础。

    ——闺女啥的,这不是有长辈在吗?

    谢长峥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他先是调了个单位,又碰上提干,加上教育局本身就比他原先的单位更忙活,连着一两年他都忙得脚不沾地。

    ——闺女啥的,这不是有长辈在吗?

    不得不说,这俩婚前看着也不是特别般配,婚后却是越来越协调了。一个忙活学校里的事儿,一个忙活单位上的事儿,两人都不会互相埋怨,偶尔得空了也会聊聊最近的政策,谈谈未来的职业规划,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顺顺当当。

    ——闺女啥的,这不是有长辈在吗?

    当然,也不可能把闺女就丢给赵红英管,毕竟她那年岁也不小了,怕吃不消。因此,等胖丫头又大了些,谢长峥就把她丢到了老谢家。

    老谢家好啊,大院里的小洋楼,有警卫员,也有专职的保姆在。胖丫头本来就皮实,换个地方也不在乎,横竖只要不凶她,给她肉吃,她就每天乐呵呵的,长辈们都喜欢她。

    就是……

    堂哥们不大喜欢。

    原因无他,她才刚到老谢家,第一天下午就把堂哥给揍趴下了。

    堂哥谢远志是谢长峥亲哥家的孩子,这娃儿也是个熊的,在胖丫头来之前,他是家里这辈儿最小的孩子,又因为其他堂哥们都已经到了上学年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就是唯一留在老谢家的孩子。

    他也没啥恶意,就是瞅着眼前这个特大号的肉包子,觉得蛮好玩的,手感应该也不错。这么想着,他就忍不住上了手。

    结果,也不知道咋弄的,等他反应过来时,大肉包子已经伸出了肉糊糊的拳头,一下就给他砸到了脸上。疼倒是不咋疼,却把他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后一个重心不稳,又“噗通”一声,仰面摔了个四脚朝天。

    这是堂兄妹的第一次交锋,结局是,谢远志啕嚎大哭着去找爷爷奶奶告状了。

    谢父不在家,谢母原本在厨房里看今天的菜色,谢远志愣是哭着把她拖到了客厅里。一开始,谢母还以为他叫外头不知道哪家的孩子给欺负了,毕竟家里其他熊孩子都上学去了,至于胖丫头……这才一岁多,还没两周岁了,咋可能是她欺负了谢远志呢?

    哦,对了,谢远志今年已经七岁了,要不是他生日小,今年就可以上学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家里人心疼他,不然只差几个月而已,开个后门塞进去也不难。

    所以,当谢母看到孙子指着矮墩墩的胖丫头,说是她欺负了自己时,内心是崩溃的。

    胖丫头倒是很高兴,她不认识小堂哥,可她认识奶奶啊!以前还住在自家时,她奶奶就时常过来看她,还喜欢拿撕得碎碎的小肉丝喂她,后来还送给她一大罐味道超级棒的肉松。

    “奶!”丫头最喜欢阿太,也喜欢爸爸妈妈,也喜欢这个成天笑眯眯、还给她吃肉的奶奶。

    然后,那个坏的流油的小堂哥就开始指控她了。

    谢远志仿佛是有了靠山,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丫头的肉鼻子,他比丫头高了半个身子,雄赳赳气昂昂的道:“奶,就是她,是她欺负我,她打我!”

    丫头懵了一下,然后弱弱的点了点头:“对呀,我打他了。”

    一个指控,另一个则毫不犹豫的承认了,从理论上来说,这事儿已经真相大白了。

    谢母先是看了看丫头,压根就没理会大孙子,只弯下腰把丫头搂在怀里:“丫头不怕,奶给你做肉汤喝。”

    “吃肉!”丫头不想喝汤,丫头只想吃肉。

    “好好,吃肉,不给谢志远那浑小子吃。”

    丫头这才知道,那个哭得鼻涕都冒泡的坏小孩名叫谢志远。不过,那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吃!肉!

    吃完了肉干什么?当然是听太爷爷太奶奶讲故事。

    谢老爷子、谢老太太都是老革命,尤其是谢老爷子打了一辈子的仗,不过早几年就已经退下来了,横竖儿子孙子都能耐,哪里用得着他折腾?含饴弄孙的悠哉日子多好呢!这不,搂着胖孙女讲以前打仗时候的故事,就是他目前最大的爱好了。

    等胖丫头吃饱了,谢母就把她丢给了公婆,转身撸起袖子去收拾大孙子了。

    当初打算多留他在家一年,就是生怕他生日小长得也小,怕他去了学校叫别的打孩子给欺负了。结果他倒是好,居然在家里欺负起比他小了五岁半的小堂妹!

    这边,吃得肚子鼓鼓的胖丫头坐在太奶奶的怀里,听太爷爷讲那些年的故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听得两眼放光不说,口水都快下来了。

    谢老太太伸手摸了摸丫头的肚子,纳罕道,这不是吃饱了吗?咋就馋得流口水了?

    就在谢老太太琢磨着要不要给丫头冲杯奶粉时,谢志远终于逃离了他奶的魔爪,用手背抹着眼泪来寻这边哭诉了:“太爷爷、太奶奶,那个妹妹她打我!”

    “丫头!”胖丫头拍了拍胸口,抢先做了自我介绍,呃,也可以理解成为,她又一次认罪了,承认谢志远所说的是事实。

    谢志远好气啊,又生气又委屈:“对!就是你打我!丫头打我!”

    胖丫头重重的点了点头,对呀,就是她打的。

    事实倒是事实,可惜谢志远依然没有寻到公正。直到放学后,他几个堂哥过来了,他又一次告状。小男孩觉得,大人可能真的没啥用,可大堂哥和二堂哥就不同了,他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大堂哥都念四年级了!

    听了谢志远的哭诉,大堂哥和二堂哥摩拳擦掌的准备给自家堂弟报仇雪恨,然后就瞪着窝在沙发上的肉团团发呆。

    “哥哥!哥哥!哥哥!”胖丫头看看这个,又瞅瞅那个,再瞧瞧另外一个,惊讶得眼睛都瞪大了,起码不再是一条缝了。她觉得太爷爷家里太好玩了,不像自家,虽然有个对自己超级好的阿太,可没有那么多小哥哥啊!

    呃,时间过去了太久,她已经忘了早先跟小堂哥谢志远的矛盾了。

    蹭蹭蹭的滑下沙发,胖丫头决定跟哥哥们去玩儿,当然玩着玩着就变成了打拳——谢家的传统是,每天放学后打拳半小时。

    这就是胖丫头的日常。

    吃吃喝喝,听听故事,打打拳,偶尔跟谢志远发生点儿小矛盾,不到一个月,谢志远主动投降认输,哭着跟爸妈表示,他愿意去上学。

    太爷爷家好可怕,有个老欺负他的小妹妹!

    最最关键的是,他打不过她!!

    胖丫头一直在谢家待到了过完年,直到出了正月,成功的把自个儿喂成了特特特大号肉包子的丫头,又一次回到了赵红英身边。

    赵红英只觉得胖丫头长得真亲切啊,哪怕有段日子没见了,依旧认得她也黏她,可光看样子,除了身形膨胀了很多外,就没其他变化了。

    不过……

    她上去掂了掂份量,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为了她的老腰着想,最终还是放弃抱着胖丫头出门的打算,改抱为牵。

    又几天后,她跟着阿太来到了京大。

    其实,随着喜宝的工作越来越忙,从最初的每天回去,到后来的每周回一趟家,直到现在,连周末都要加班了。因此,赵红英索性领着胖丫头住在了京大旁的那个院子里,让她们母女俩时常见个面,也正好让胖丫头多去京大转转,熟悉一下,以后上了大学不就轻松多了?再不然,多熏陶熏陶,兴许气质就变了呢?

    想法很好,现实却不止一点点的残酷。

    尽管京大充满了学术氛围,可很显然,这玩意儿对胖丫头一点儿用都没有,倒是方便了她观察她妈。

    经过了认真缜密的观察研究,胖丫头发现,喜宝每天离开家就是跑到京大里头,每天也会从那个大门里出来,就是有时候出来的早,有时候特别特别的晚。至于早晚是如何区分的,胖丫头表示,当然是晚饭啊,有时候没吃饭阿太就带着她去接喜宝了,有时候却是吃了晚饭,还吃下去一个大苹果,才出门找喜宝的。

    日子就在胖丫头一天天接送喜宝的过程中,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今个儿是喜宝的生日,家里准备了可多可多的好吃的,胖丫头想吃,可阿太不让,说要等喜宝回来一起吃。于是,她就搬了把小板凳,坐在小院门口,眼巴巴的看着外头的小道儿,直到她终于忍耐不住了,迈开小短腿儿,循着记忆中的路,晃晃悠悠的走到了学校里。

    京大是有门外的,还挺负责,看到陌生人进出都会要求登记信息。无奈丫头腿短人小,直接从门卫的窗户底下走过去了,走了一会儿她还知道找人问路。

    “我妈叫宋喜宝,你知道她在哪儿吗?”

    不知道,谁知道那是谁呢?

    胖丫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妈居然那么没有名气,问一个,不知道,问两个,还是不知道,再问几个,依旧都是不知道。咋会这样呢?像她,在大院那边,一提起丫头,那必须是人人都知道。

    小短腿没劲儿了,走不动道儿了,胖丫头颓废的蹲在林荫道中间,表示要中场休息,顺便思考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不然就不等喜宝了,先回家找阿太?不行,阿太说了,做人要有始有终,她今天一定要接到喜宝,不然万一喜宝没人接,迷路了咋办?

    歇了一会儿后,她继续迈开腿往前走,忽的眼前一亮,前头一群人里头,打头的不就是喜宝吗?

    当下,丫头敦敦敦的跑过去:“喜宝!喜宝!!”

    一口气冲到了喜宝跟前,胖丫头高兴坏了,张开双手扑到了喜宝怀里,大声喊着:“喜宝我来找你了!喜宝你下课了没?喜宝我要吃鸡腿!”

    喜宝:…………………………

    那一天,因为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离家出走,胖丫头遭受了最严厉的惩罚,一顿饭不准吃肉。于是,喜宝过生日这天,就有了个无偿伴奏,胖丫头哭得震天响,险些没把屋顶给掀翻了,哪怕喜宝接连说了“别哭了”、“你消停会儿”,依然没有任何作用。

    赵红英很是纳闷,她隐隐觉得这里头有点儿不对劲儿,可一时半会儿,也没想明白,因为胖丫头终于哭累了睡着了。

    如果说,才三岁的胖丫头就已经领悟了离家出走技能,并且成功的让喜宝和赵红英懵圈到怀疑人生,那么等她上学后,惨剧才真正的拉开了序幕。

    因为是七月的生日,胖丫头成功的在六周岁就入了学。跟她堂哥谢远志上学时不同,家里人并担心她会被人欺负,相反,倒是挺心疼她那些同学的。毕竟,这些年来,她跟着谢老太爷以及五个堂哥一起打拳,不说打遍天下无敌手,最起码在同龄人之中,是不怕吃亏受委屈的。

    话说回来,真要是被人欺负了,她完全可以一屁股坐死人家,来个天下一绝的“泰山压顶”。

    不过,所有人都祈求用不到这一招。

    有时候,越不想发生的事儿就越会发生。

    开学第一天,刚吃完午饭的赵红英就接到了来自于胖丫头班主任的电话,请她往学校去一趟。

    嗯,这就是传说中的终极招数——请家长。

    本来,以为只是上个小学,无非就是学学拼音学学算术,就算学不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万万没想到,这才第一天,胖丫头就被老师盯上了。

    虽然没上过幼儿园,可这并不代表胖丫头就没有基础。其实,自打赵红英来到京市以后,就一直没有放弃知识储备。如果说,在乡下老家那会儿,她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那么在来到了京市后,她努力上进、奋勇直前,别说识字写字了,她连英语都学了几句,沟通当然是很有问题,好在显摆倒是够了。另外,她还学了拼音,还能教胖丫头画画。

    除了赵红英这边,谢家的老太爷和老太太也不遗余力的教导了胖丫头。那是真的半点儿没有藏私,教的人认真,学的人也认真。

    可以说,胖丫头的学前教育是在她阿太——乡下老家的农村劳动妇女,她太爷爷——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泥腿子八路,她太奶奶——巾帼不让须眉的红色娘子军,倾力教导而成的。

    这样的学前教育,能教出怎样的结果来,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胖丫头的小学老师太绝望了,这有基础还不如完全没有呢,一口带着南方乡音的普通话,完全不知道歪到哪里去的汉语拼音,画得如同毕加索亲传弟子的绘画水平……

    真的还不如一张白纸啥都不懂呢!!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胖丫头特别顽固,就是认死理,轴。老师说你念错了,她说没错啊,阿太就是这么教的,还能顺便帮老师纠正“错误”的汉语拼音发音,以至于一堂课下来,老师悲伤的发现,她已经被纠成了错误版本。

    到底谁是老师!!

    就在彻底绝望之际,胖丫头又给了老师致命一击。

    午餐后,有个男同学主动挑衅,等话音落下,他人已经“啪叽”一声跟地面来了个超亲密的接触。更糟心的是,这男同学可不是谢远志那怂货,吃了亏一点儿也不怂,站起来继续打,没几秒后又一次趴下了,然后再起来,再挨揍趴下……

    几轮下来,局势太惨烈了,直到其他同学去办公室把老师叫了过来,这才将这俩熊孩子分开。

    平心而论,小孩子打架是常有的事儿,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可谁让战况太惨烈了呢?胖丫头屁事儿没有,对方却被揍成了猪头,在班主任赶到后,后知后觉的感到了疼,哭得声嘶力竭、肝肠寸断。

    于是,班主任直接发动最终招数——请家长。

    虽说胖丫头轴了点儿,可家里人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打电话打过去不到五分钟,赵红英就赶到了。可态度好也没用呢,跟她咋说?完全说不通,整个儿都不对。顺便,班主任也看出来了,胖丫头就是这老太太养出来的,从外貌身段到性子,包括这带着乡音的普通话也是,简直就是最粗暴简单的复制黏贴。

    不得已,班主任先委婉后直接的告诉赵红英,请胖丫头的爸爸或者妈妈过来一趟。

    丫头爸在教育部开会,丫头妈在京大当副教授,俩人忙得方向不同,却是一样的连轴转。

    也意识到自己跟班主任讲不通,赵红英无奈的回家给喜宝办公室去了个电话。毕竟,京大还近在眼前,教育局离这边太远了。

    不止是胖丫头被要求请家长,作为主动挑衅者兼受害者的小男孩,也一样被通知了家长。

    一个巴掌拍不响,再说了,孩子被打得一脸青紫,不赶紧通知家长,难道还等着晚上回家后,把家长吓个半死,再顺便杀上门来?

    要知道,现在可都是独生子女了,一个两个的,倒不像是孩子,活脱脱的就是小祖宗!

    男孩子家里条件也不错,父母都在国企工作,就是平日里工作太忙碌了,单位离学校也远,一时半会儿抽不开身来,就告诉班主任,会让孩子上大学的小姨过来帮忙,让老师有话尽管说。

    刚送走了一个农村老太太,班主任这心里拔凉拔凉的,一听说男生的小姨是个大学生,心下总算好受了点儿,想着跟有文化的人沟通起来应当是不难的,横竖再怎么样也比跟个乡下老太太扯犊子来得容易多了。

    不多会儿,那男生的小姨就赶了过来,自我介绍现在在京大念大二,先跟老师道了歉,把态度都做到位后,才开口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等她知道自家孩子挨了揍,再看到亲外甥那被打得青青紫紫的脸,京大高材生顿时气炸了。

    “老师,我外甥是有错,等晚上回家我会让我姐姐、姐夫好好教育的。可就算他说话有些欠妥,也可以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回家慢慢教育,总不能一言不合就开打吧?这里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怎么能说动手就动手呢?这女生的家长到底来不来?我待会儿一定要跟她好好谈谈。”

    班主任觉得不好说,来应该是会来的,可回想着刚才那满身土味儿的老太太,她内心仍然充满了绝望。

    丫头妈会是个怎样的人呢?是工厂女工,还是小摊小贩?不是她歧视个体户,实在是有些人呢,满脑子都是赚钱,连孩子的前途都不管了。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别家成绩不好急得上火,这家却教孩子打架?这素质是有够低的。

    大概是猜到了班主任内心的想法,京大高材生更来气了,瞅了丫头两眼,倒是没跟个孩子一般见识,只在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对方家长来了,该怎么让对方家长认识到错误。

    不光如此,京大高材生才决定既要让对方家长知道错了,又不能抹黑京大,要拿出自己京大高材生的高素质来。

    又片刻工夫,喜宝姗姗来迟。

    方才还自信满满的京大高材生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那个无比熟悉的身影从外头走进了办公室,先是下意识的一个哆嗦,紧接着脑海里一片空白,忍不住脱口而出:“宋教授好!”

    喜宝愣了愣,她已经荣升为京大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可平心而论,她真的记不住全部学生,这会儿听到人家叫她,也仅仅是觉得面熟,叫啥名啥是哪个系哪个班的,她一如所知。

    这喜宝是愣住了,胖丫头却没有。

    “喜宝你来的好慢啊!你太慢了,你就不能快点儿吗?我阿太呢?她不是找你去了?怎么没跟你一道儿来?光你来有啥用呢?你连吵架都不会。喜宝,我要我的阿太!”

    “丫头,不要闹。”尽管还没弄清楚刚才叫她“宋教授”的到底是哪个学生,不过她已经听赵红英说了个大概,这会儿瞧见站在墙边,哭得抽抽搭搭、一脸青紫的小男孩,顿时愧疚了。

    “老师,是不是丫头又打人了?”得到了确定的答复后,喜宝叹了一口气,转身面向那位京大高材生,“对不起,是我没有好好教育孩子,我向你道歉。”

    “不不不不不不不……”京大高材生都被吓懵圈了,只觉得两腿发软,连站住都需要相当多的勇气,不得已只能拿手撑着办公桌,忙不迭的说,“宋教授你不需要跟我道歉,是我没有好好教导外甥,家里就独他一个孩子,我爸妈、我姐姐姐夫,还有他爷爷奶奶那边,都宠着他惯着他。是我们不好,是我们错了,我跟你道歉!宋教授对不起!”

    喜宝忙制止她:“都是丫头的错,瞧她都把孩子打成什么样儿了,应该是我向你道歉。”

    “没这回事儿,就是我外甥他嘴欠,他欠揍。宋教授您放心,回头我一定揍他,您千万别把这个事儿放在心上,是我错了,是我家没把孩子教育好。”

    “不,是我的错。”

    “我我我!都是我的错!”

    “……”

    班主任一脸懵逼的看着这俩互相赔礼道歉,总觉得要么是世界疯了,要么就是她疯了。明明刚才那个京大高材生还一脸的气愤,表示非要好好跟对方讲道理,这变得也太快了吧?

    那边,班主任已经开始怀疑人生怀疑世界,这边,京大高材生一把拽过她外甥,催促他:“你快点儿认错啊!不是你先挑衅的吗?男子汉大丈夫,敢做不敢当?道歉!!”

    小男生愣了一下,大概是没想到一贯冲着他的小姨突然冲着他凶,半是惊吓半是委屈的,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没想到外甥这么不给力,京大高材生内心简直就是涕泪横流,她怕期末挂科啊,再有就是,像宋教授那么温柔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动不动就挥拳头揍人的闺女呢?所以,一定是她外甥的错!!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班主任的脑海里,不过她还是有点儿不确定:“那个……我能问一下吗?你是谢丫头的妈妈?能不能告诉我,你是做什么工作?”

    “京大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喜宝弱弱的说。

    班主任:…………………………我还能说什么呢?!

    还真别说,半晌后,班主任真就寻出了话头来:“抱歉,我再问个问题,丫头的爸爸是做什么的?”

    “他是教育局副局长。”喜宝再度回答。

    班主任觉得,她大概可以含笑九泉了。

    “所以,丫头爸是教育部的,丫头妈是京大副教授,那么请问,她为什么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汉语拼音就像是自创的一样,数数也数不全,倒是拳法打得特别棒。请问,丫头的妈妈,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喜宝觉得她没啥好说的,总不能怪家里三位太字辈的长辈吧?她满脸愧疚的低下头,无比诚恳的向班主任赔礼道歉。

    “道歉又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母亲,你不能光自己进步,不管闺女。如果真的不管,你生下她干什么?现在的有些家长啊,只知道自己的前途,就不能多花些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吗?我希望你回去后能好好想想,思考一下怎样当一个优秀的母亲。”

    班主任这番话不说是振聋发聩,至少听得喜宝面红耳赤。

    当初,她还在产假时,倒是有好好照顾胖丫头,可等断奶以后,她就忙于学校的事情,又要读研,又要考博,还要当助教,每年都要发表至少一两篇论文,再后来更是各种评职称,甚至中间她还出国留学进修了一年。

    时光飞逝,一转眼,胖丫头就长大了……哦不,应该是长歪了。

    “我明白,通常由祖辈养大的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问题。可这能怪孩子吗?还不是当父母的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丫头妈妈,哦不,应该是宋教授对吧?想来,你自己也是老师,应该明白孩子是不教不成才的,现在这个样子,只能说你忽略孩子太久太久了。”

    班主任微微叹了一口气,她当了快十年的小学老师,见证了这些年的变化的同时,也深刻的明白了一个规律,由父母带出来的孩子,跟打小养在祖辈跟前的孩子,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再就是,上没上过幼儿园区别也很大。

    就胖丫头这样,她还不是单纯的养在祖辈跟前,而是跟着太字辈的长辈,加上一看她和家里人的穿着,就知道家境一定相当不错,养成这样真的不奇怪。

    真要说起来,也只能怪父母太忽略孩子了。

    说真的,喜宝是懵圈的。

    早先,她是完全没发现胖丫头有啥问题,谁都是这么长大的,包括她在上学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别说带着乡音的普通话了,她在上学之前只会说方言,等上了学,老师一纠正,再规定学校里只能说普通话,自然而然就好。至于父母的作用,她记得除了老师外,也没人教她功课,哪怕是毛头好了,也最多就是拉着她一起复习,就那个,也是高考那会儿,小学用得着教吗?

    尽管心里很是狐疑,可喜宝还是再一次诚恳的道了歉,不单向班主任,也向那位诚惶诚恐的京大高材生说了抱歉。同时,她也真诚的表示一定会好好反省的,并谢过了老师,还让胖丫头也向老师道歉。

    胖丫头不敢置信的瞪圆了眼睛,这个动作对她而言着实不容易,毕竟她不光长了岁数,也长了份量,更高了更胖了更圆了。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够轻易的把小男生打趴下再打趴下再再打拍下的真正原因。

    小男生坚持不懈的起来挨打也是原因之一。

    “我不要读书!阿太说的,读书没用!太爷爷说的,当兵才是好样的!太奶奶也说了,丫头要当红色娘子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