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就在众人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战鼓响起,听鼓点声,这是全军集-合的鼓声,这让众人又是一愣,好嘛,他们在这里议事,有人却已经开始擂鼓聚将了,现在就是他们不想去,也不得不去了。
“呵呵.……看来事情有结果了,走,去瞧瞧去。”
率先说话的是汤芮,他站起身,双手背后,笑呵呵的走了出去。
其他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看向殷元魁,殷元魁的脸色急剧变化一番,也站起身来,沉声说道:“走,去看看去。”
于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将领,都跟着殷元魁一起走出了元帅府,前往校武场。
激愤人心的时刻,往往只有两个。
一个是大胜之后的凯旋而归,一个就是作战之前的擂鼓聚将。
前者,意味着结果,而后者意味着未知,到底哪一个更加的激愤人心,看似很好区分,但是,实际上,相差不多。
殷元魁一行人抵达校武场的时候,鼓声还在继续,但是,大部分的将士都已经抵达现场了,看着那黑压压的一队队方阵,一种自豪感,不由自主的从心底激发出来。
校武场很大,大到可以同时容纳下三十多人,点将台很高,高的让人只能仰视,将士很多,多到一眼望不到尽头。
点将台上竖立着两只战鼓,而在战鼓前,有两个膀大腰圆,赤-裸着上半身,正双手拿着鼓槌,按照一定节奏,正在疯狂敲击着大鼓。
对于将士来说,不管是普通的士卒,还是已经成为将军的将领,亦或者那些已经不在披甲上阵的老将、老卒们,凡是在听到战鼓擂响之后,都会下意识的心神激荡,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与火的时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写出了古往今来,多少将士的心声,越是那些老卒,越是能体会这种心情。
许一凡从来到康城,一直都是身着儒衫,哪怕是在着手处理瘟疫的时候,也是如此,可是,今天却不一样。
只见,在点将台上,一个无比稚嫩的少年,身着甲胄,腰间佩剑,拄刀而立,犹如镜面的白色甲胄,胜似白雪的披风,在烈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齐地的披风无风自动,让看到他的人,都不由的暗赞一声,好一个白袍小将!
众将领在看到这一身打扮的许一凡,都愣了愣神,他们很难把那个身着儒衫,皮肤白皙,长相比女人还要漂亮几分的少年,跟眼前这个白袍小将联系在一起。
人未言,气势已到,单从这份卖相来说,确实很不错。
炎军之所以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强军,除了有大炎人自夸自擂的嫌疑之外,更重要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