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个女子端坐在照相馆,身后是模糊黏稠的白色幽灵,正亲密地纠缠着她的脖颈。</p>
可能是为了保护女子的隐私,女子的脸庞被钢笔涂黑了。</p>
“这是我的一位女客,”博伊德说,“那个幽灵是她死去的情人,一直对她念念不忘,总是来找她。但幽灵跟正常人接触,会给正常人带来难以估量的厄运。”</p>
他视线下移,直勾勾地望向她的脖颈:</p>
“就像您一样。幽灵会在那些人的身上,留下极其粗暴的印记。您一定是走投无路了,才想到来找我,对吗?”</p>
糟糕!</p>
薄莉懊恼,她忘记给脖子系上丝巾了。</p>
博伊德一边说,一边伸出手,似乎想要触碰她的脖颈——距离她皮肤仅有一厘米时,他猛地收回了手。</p>
“抱歉,”他说,“我在你身上闻到了幽灵的气息。你的灵体很害怕,甚至试图向我寻求庇护。这很少见,除非害怕到极点,否则灵体绝不向外人求助。”</p>
“……唔,”她试图含混过去,“我在意的不是这个。怎么说呢,我认识一个人,他来自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可能需要一些特殊仪式才能回去。你认识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人吗?”</p>
博伊德摇了摇头。</p>
“但我可以帮您留意。”他双手递上一张名片,深深看了她一眼,“除此之外,有任何需要,请随时联系我。我就住在这里。”</p>
可能是心理作用。</p>
博伊德说话的时候,她忽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平白生出一种被什么盯上的颤栗感。</p>
有人在看着她。</p>
或者说,不是人。</p>
对方的视线危险,锋利,散发着不祥的寒意,跟博伊德口中的幽灵一模一样。</p>
薄莉几乎遍体生寒。</p>
应该是埃里克留下的……后遗症。</p>
过几天就好了,她想。</p>
第16章</p>
薄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把希望寄托在鬼神上。</p>
但她确实开始跟博伊德频繁来往,想从他的口中套出更多跟灵媒有关的信息。</p>
平心而论,博伊德是个值得交往的人。他温和有礼,幽默风趣,手指修长白皙,身上洒着淡淡的香水。</p>
即使他不是灵媒,她也愿意跟他交朋友。</p>
博伊德告诉她,灵媒们都很谨慎,不会轻易接待客人。</p>
“您要理解,直到现在,有的地方仍保留着烧死女巫的传统,”博伊德说,“每一位灵媒,尤其是女灵媒……都是灵界在人间珍贵的资产。我们必须保护她们。”</p>
“但请放心,”他温声说道,“等到时机成熟,我一定会向她们引见你,让你那个朋友找到回家的办法。”</p>
薄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病急乱投医。</p>
她非常清楚,博伊德有的话,与其说是听她“灵体”诉苦,不如说是一种话术。</p>
比如,会找灵媒的人,大部分都是走投无路的人。</p>
既然走投无路,必然会心情烦闷。</p>
更何况,她的脖子上还有埃里克留下的指印。</p>
脖子都被掐到青紫了,当然会感到害怕,所以他才会如此笃定地说,“你的灵体很害怕”。</p>
她真正在意的,是那一句“让我猜猜,您并不属于这里”。</p>
但她的口音、语气、动作、穿着打扮、走路姿势,都与周围的淑女格格不入。</p>
他得出“她不属于这里”的结论也正常。</p>
薄莉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p>
这一天,她跟博伊德吃了午餐,又去剧院看演出。</p>
她想到电影里的剧情,其实不太想去剧院。</p>
博伊德以为她不想看歌剧,笑着解释:“这是个小剧院,没有歌剧演出。来这里的观众,都是为了看魔术、杂技,听歌唱明星唱歌。”</p>
薄莉琢磨了一下,答应了下来。</p>
也许最后,她还是得回归老本行,去剧院了解一下现在的表演风格,也不是什么坏事。</p>
博伊德是剧院的常客,径直带她到深红色的包厢落座。</p>
他从怀里掏出一副观剧望远镜,递给她:“用这个,看得清楚一些。”</p>
观剧镜带着他的体温,令她一阵不适。</p>
不知是否她的错觉,她接过观剧镜时,他用大拇指轻轻划了一下她戴手套的手背。</p>
薄莉忍不住蹙起眉毛。</p>